三、三卿村
三卿村同樣是位于海南省??谑行阌^石山鎮的一座由火山石壘砌而成的古村落,建村歷史最早可追溯到800多年前的宋代,2014年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F全村共有120戶共500多人,擁有上百間保存良好的古火山民居。
一到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四層高由火山石干壘而成的碉堡樓,正面鑲嵌一塊石匾上刻“安華樓”,旁刻“民國十九庚午歲秋立”和“王政端撰書”。據村長介紹,當初村里就是為了防御盜賊流匪,才動員村民捐工捐料捐款,自力更生開鑿火山石建起這幢炮樓,至今墻體上依舊可以看到彈孔的痕跡,就是當初抗擊日軍時所留下的。安華樓旁邊矗立的是用當地火山巖石堆壘而成的古石門,始建于光緒年間,石門正面鐫刻“豪賢門”,背面為“三星拱照”。這些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筑彰顯了一個村落既共同守衛家園、又充滿文明氣息的集體形象。

安華樓后側樓頂上一株高不到一米,僅有幾片葉子的小樹,卻已是80歲高齡。

豪賢門(“賢”字是由“臣忠貝”三字組合而成的近似繁體賢字的創新字,凸顯村落的文化氣息)

調查組成員在豪賢門下 村長在介紹敬字塔(借助于佛家浮屠,植根于儒家傳統在中國民間的文化信仰)
四、美社村
美社村位于馬鞍嶺火山口南麓,隸屬于海南省??谑行阌^石山鎮施茶村委會,同樣是頗具特色的火山村寨,被譽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之一”。美社村建村始于唐宋時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現有168戶共786人,當地多處從事果樹與熱帶珍貴林木種植,其中“國寶花梨”尤為突出,是聞名遐邇的花梨村。

福興私塾(原為修建于清咸豐十年的王氏祠堂,現已成為群眾活動場所)
美社村地處雷瓊世界地質公園規劃區內,擁有享譽千年的火石文化,現已打造成一個鄉風文明的村落。村莊隨處可見石井、石屋、石道、石敢當等,還有上百年的碉樓、私塾處處訴說當地百年前的傳奇。據當地人介紹,“福興樓”始建于1916年,當地稱之為“龍樓”,這座五層高的古碉樓由大塊火山石疊砌而成,且完全是由人力手工一塊塊磨打、一點點疊石而成。在福興樓旁邊,是頗有羊山地區典型特征的“暖心廬舍”,廬舍中心設有火塘,即是村民圍火取暖之處,也是議事場所?,F廬舍內分別保存有海南著名學者和教育家王國憲、曾對顏所提的“禮讓休風”和“光分鰲極”石匾,贊頌該村守禮謙讓,村風文明的良好風氣。而在王氏祀堂基礎上修建的福興私塾也成了群眾舉行公共活動的場所。

福興樓——美社村的標志性建筑 美社村路邊小道隨處可見的木瓜樹

調查組成員在美社村“老屋 火山口印象民宿·咖啡屋”內合影留念
五、榮堂村
榮堂村位于瓊北火山的中心地帶,是一座有著800年悠久歷史、由火山石壘成的古代村落。當地人就地取材,用火山石打造了這座石頭村,但漫步于其中,人煙稀少,只有幾位老人百無聊賴地靜坐于門口,打量著外來客人。
走進廢棄的古村,仿佛進入時空隧道,古色古墻上爬滿了青苔和藤蔓,古道上是寂靜無聲的落葉,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盡是高大的熱帶樹木。但這種近似衰敗的荒涼之感卻給人帶來了無盡的魅力,令人折服于當地的山水文化神韻。

廢棄的榮堂古村內幽深的古道 村內路旁土地廟
繼續往里探去,可見七十二溶洞,這是火山熔巖形成的洞群。據當地人介紹,在抗日戰爭期間,當地村民曾為躲避日本人的追殺而躲藏于此,而“七十二”只不過是個虛稱,至今還沒有人系統地統計過溶洞的確切數目。

七十二溶洞之一全體調查組成員的合影留念
六、美貫村
美貫村是秀英區石山鎮嶺西村委會管轄下的一個自然村。該村立村于宋代,有196戶共計1063人,土地面積881畝。美貫村是??谑袣v史文化古村,“耕讀傳家”是當地村民自農耕文明時就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
美貫村文化廣場一側靜立著雕刻精良的石拱建筑“魁星樓”。當地人介紹,魁星樓始建于清咸豐十年,樓下有一長方形大石板,板上鑿著七個小坑代表北斗七星,喻示著為美貫人外出求學、求官、求才、謀生指引方向??T兩側,一邊供奉“石敢當”,或稱“火山石敢當”,是傳統靈石崇拜的現代遺留;另一側供奉“土地公”,表現出當地人民對土地的敬畏??T背后即是“槐門”,用于紀念該地祖先是從宋代福建王氏遷移而來的移民歷史??菢呛突遍T都是美貫人文化情懷與文化追求的代表。
美貫村的另一特色,就是家家戶戶都會有的水缸,水缸數量的多少,象征著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這是當地缺水環境下的一種真實寫照,并且流傳至今。美貫村是一個相當重視教育的村落,古有貢生1人,監生6人,生員1人,坐落于村落中央的孔廟(現稱“學堂”)始建于清嘉靖四年,為美貫村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魁星樓 處處可見的水缸1
處處可見的水缸2

魁門一側的石敢當

全體調查組成員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