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2019會議分為講習班、HowNet研討會、學生研討會、評測研討會以及主會五個階段。
10月18日舉行的講習班,邀請了復旦大學邱錫鵬副教授、清華大學崔鵬副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車萬翔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張家俊,他們的報告題目分別是“生成對抗網絡”、“Frontier in Network Embedding and GCN”、“預訓練模型-自然語言處理新范式”以及“Text Gene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Inference”。為了讓HowNet知識庫及其學術思想得到更深入探索和更廣泛應用,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計算語言學專委會組織的第一屆Open HowNet前沿學術研討會也在10月18日同步進行,研討會上國內外自然語言處理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HowNet的改進、擴展與應用問題,為研討和傳播HowNet最新學術成果提供了交流平臺。
圖1 復旦大學邱錫鵬副教授做報告
圖2 清華大學崔鵬副教授做報告
圖3 哈爾濱工業大學車萬翔教授做報告
圖4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張家俊做報告
圖5 Open HowNet開放討論
10月18日晚上舉行了CCL2019學生研討會,車萬翔教授、韓先培和劉康博士、許晶晶博士、韓旭博士等從做精彩學術報告、失敗科研、研究中的崎嶇和思考以及博士生涯的大體系與小合作四個方面介紹了學生如何更好的做研究,給現場的學生代表更明確的研究方式與方向。
圖6 學生研討會開放式討論
10月19日CCL2019會議主會正式開幕。在開幕式上,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李生教授、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斌、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復旦大學黃萱菁教授做了致辭。本次會議設有5個特邀報告,分別邀請了京東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冬博士,介紹語言與視覺多模態智能的進展;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陳為教授,介紹面向宋文華數據的可視化作品與系統;《人工智能簡史》作者張曉東(尼克)從理論計算機科學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學術發展;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郭毅可介紹了數據高效性機器學習以及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授季姮,全方位的介紹了自然語言處理最新學術動態。
圖7 昆明理工大學楊斌副校長致歡迎詞
圖8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李生教授致詞
圖9 京東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冬博士做特邀報告
圖10 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陳為教授做特邀報告
圖11 《人工智能簡史》作者張曉東(尼克)做特邀報告
圖12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郭毅可做特邀報告
圖13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授季姮做特邀報告
本次會議的論文以口頭報告和海報的形式呈現。10月19日20篇論文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展示,其余的論文均于10月20日以海報的形式展示。本次會議還設置了三項技術評測任務,分別于10月19日下午開展了評測研討會。大會共設立了三個獎項,分別是“最佳論文獎”、“最佳張貼報告展示獎”和 “最佳系統展示獎”。閉幕式上,清華大學孫茂孫等給獲獎單位頒發了榮譽證書及同時宣布了下一屆舉辦單位。
圖14 頒獎儀式